現在很多人關心自己的體重、肌肉和脂肪情況。家用人體成分分析儀可以幫忙,它用起來方便。不過,市面上選擇很多,怎么挑一個合適的呢?這里給你幾個簡單實用的建議。
1. 測量技術要靠譜
大部分家用儀器用的是生物電阻抗分析(BIA)。它通過微弱的電流穿過身體,測出電阻值,再結合你的身高、體重、年齡、性別(這些數據要輸入),算出身體成分。這個技術比較成熟,家用足夠。
注意:價格特別便宜的,或者宣傳特別神奇效果的儀器,要謹慎。
2. 電極片數量影響精度
儀器的電極片是接觸你身體的地方。通常:
四個電極片: 常見(腳踩四個點)。效果比較基礎,能滿足日常需要。
八個電極片: 多了手握電極(手和腳都有接觸)。這樣電流在身體里走的路徑更完整,測出的數據,比如四肢肌肉量、軀干脂肪,可能更準一些。
一般家庭用,四電極的夠用了。如果你對數據要求高一點,可以考慮八電極的。
3. 看它能測哪些數據
基礎的儀器會告訴你:體重、體脂率、肌肉量、水分含量、骨量(注意是估算值,不是醫(yī)學骨密度)、基礎代謝率。
好一些的儀器還能測:內臟脂肪等級、身體各部位(左右手、左右腿、軀干)的肌肉和脂肪情況、身體年齡等。
想想你關心什么數據?選一個能提供你需要信息的就行,不用貪多求全。
4. 連接APP和體驗
現在很多儀器能通過藍牙連到手機APP上。這樣好處是:
數據自動保存,能看到變化趨勢。
APP里通常有更詳細的報告和分析圖表。
有些APP能設定目標、給點建議(但這些建議僅供參考)。
選之前看看APP的評價好不好用,界面是不是清楚。儀器本身屏幕顯示是不是清楚,操作簡不簡單。
5. 儀器的外觀和結實程度
大小和承重: 看看你家的空間,選個放得下的。注意它能承受的上限大體重是多少,要符合家里人的需要。
材料: 玻璃表面的看起來好看,但可能有點滑,尤其腳濕的時候要小心。塑料表面的可能更防滑,但也要挑做工好點的。踩上去試試,感覺穩(wěn)不穩(wěn)當。
用電: 大部分是用電池(一般是紐扣電池),有些也能插電。想想哪種對你更方便。
6. 牌子、售后和花錢
選那些聽過、口碑還不錯的牌子,通常質量和服務更有保障。
看看保修期多久,壞了找誰修,方不方便。
價格從幾百到幾千都有。根據自己的預算來,不用買貴的,功能夠用、測量結果穩(wěn)定更重要。八電極、功能多的通常貴一些。
簡單說:
挑家用人體成分分析儀,記住這幾點:BIA技術是基礎;四電極夠日常,八電極可能更準;選能測你需要的核心數據的;帶好用的APP加分;外觀結實防滑用著靠譜;選靠譜牌子,售后別忽略;價格要在你預算內,合適就好。
買之前,多看看不同產品的介紹和真實用戶的評價。這樣選出來的儀器,才能幫你更好地了解身體狀態(tài)。